首页 >> 社会信息 > 社会资讯 >

男子被女友骗光积蓄又被贷款120万 ‌甜蜜陷阱 当爱情变成债务深渊‌

2025-09-20 14:18:13 来源: 用户:翟素新 

‌一、从“完美男友”到“人间蒸发”‌

2025年9月,一则“男子被女友骗光积蓄又被贷款120万”的新闻登上热搜。32岁的程序员张伟(化名)在婚恋平台结识自称“私募经理”的林娜,短短三个月内,不仅被以“项目周转”“家人重病”等理由骗取全部积蓄68万元,更在对方诱导下签署担保协议,背负120万元贷款。当林娜突然失联,张伟才惊觉所谓“私募牌照”是伪造的,而贷款合同上的指纹和人脸识别记录均被篡改。

‌二、骗局拆解:情感操控与金融陷阱的双重绞杀‌

‌人设包装‌:林娜伪造学历、资产证明,甚至租用高档公寓拍摄“工作照”,精准击中大龄男性对“优质伴侣”的期待。

‌情感剥削‌:通过“共同未来”话术逐步降低张伟警惕,例如“这笔钱是咱们的婚房首付”“你担保只是走流程”。

‌贷款套路‌:利用AB贷模式,以“优化征信”为由让张伟成为主贷人,资金到账后立即被转移至境外账户。

‌三、受害者困境:法律维权与心理重建‌

‌举证难题‌:张伟的转账记录被对方备注为“借款”,而贷款合同因“自愿签署”难以撤销。律师指出,此类案件需证明“错误认识”与“非法占有目的”的因果关系。

‌社会性死亡‌:催收电话轰炸导致张伟失业,亲友避之不及,“现在连网贷都把我拉黑了”他在采访中苦笑。

‌四、延伸标题:当爱情变成债务——新型婚恋诈骗的黑色产业链‌

调查发现,这类骗局已形成专业化团伙:前端有人设包装团队,中端有资金洗白通道,后端甚至提供“反催收”服务。2025年8月,东莞警方破获的类似案件中,12名受害者人均损失超50万元。

‌五、警示与对策‌

‌识别信号‌:频繁借钱、拒绝见面、催促担保等均为危险信号。

‌法律武器‌:保留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,及时申请财产保全。

‌心理援助‌:多地已开设“反诈心理诊所”,帮助受害者重建生活信心。

在信任与怀疑的钢丝上‌

张伟的遭遇并非孤例。当婚恋平台审核漏洞遇上金融诈骗技术,普通人稍有不慎便坠入深渊。正如反诈专家所言:“爱情不该是数学题,但你必须学会计算风险。”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