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社会信息 > 社会资讯 >

高校捞80000斤鱼请全校师生吃 生态养殖与劳动教育的完美结合

2025-09-19 16:26:31 来源: 用户:施璧爽 

八万斤鱼的校园盛宴:生态养殖与劳动教育的完美结合

一、活动盛况:从捕捞到餐桌的全链条参与

9月16日起,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启动为期十天的“全鱼宴”,校园兼济湖中捕捞的约8万斤淡水鱼成为师生共享的盛宴。活动覆盖全校3万名学生及1600名教职工,每日中午和晚上供应鱼肉,教职工每人可领取整鱼,学生凭鱼票免费领取,并支持鱼票转赠。食堂提供麻辣、红烧、五香等多种口味,鱼头、鱼尾等部位随机分配,确保公平性

二、生态养殖:可持续校园的实践样本

兼济湖采用半人工生态养殖模式,每年投放鱼苗后依赖活水自然生长,仅需夏季补氧和少量投喂。此次捕捞的鱼最大重达20余斤,印证了生态养殖的成效。学校将捕捞活动纳入劳动教育,学生全程参与养殖、捕捞、清洗环节,强化实践能力。

三、社会反响:温情与争议并存

活动引发广泛关注,多数师生称赞其“绿色、暖心”,体现了校园人文关怀。但也有网友质疑资源分配合理性,校方回应称鱼票机制已兼顾个性化需求。类似案例中,如深圳高校绿色毕业季活动,均显示校园创新活动需平衡规模与精细化运营。

四、延伸思考:教育活动的多维价值

劳动教育创新:通过真实生产场景,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协作精神。

生态理念传播:校园湖泊的可持续管理成为环保教育活教材。

社区情感联结:共享美食强化师生归属感,类似毕业晚会等仪式活动。

五、未来展望:如何延续“全鱼宴”效应

校方计划将活动常态化,并探索与周边社区联动,扩大生态效益。同时,需优化鱼类分配技术(如预制菜加工),减少浪费。这一模式或为其他高校提供参考,但需结合本地资源灵活调整。

结语

“全鱼宴”远不止一场美食活动,它是教育理念的具象化呈现——在共享中传递可持续价值观,在劳动中塑造未来公民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 
最新文章